強化項目帶動“主引擎” 助推陜西林業高質量發展
- 2023-04-11
陜西林業集團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積極踐行兩山理念,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的安排部署,聚焦主業主責,狠抓目標任務,強化項目帶動“主引擎”,為集團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全力以赴 穩步推進儲備林項目建設
陜西林業集團堅持把儲備林項目建設作為穩定發展的“壓艙石”,以“一切圍繞儲備林轉,一切聚焦儲備林干”的思路,千方百計強管理、增后勁,搶工期、趕進度,儲備林項目扎實穩步推進。截至2022年底,延長、志丹、西鄉三個示范項目獲得貸款授信11.6億元,完成國家儲備林建設10.14萬畝,并與寧陜等16個縣區簽訂合作協議,計劃實施儲備林項目80萬畝。同時,籌建規模10億元的陜西儲備林發展基金,已獲得了省財政引導基金立項,著力從根本上解決儲備林資本金問題。目前在全省20余縣區對接洽談,集團發展之“本”逐步穩固。
逆勢開拓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布局
按照“推動優勢產業提質發展、特色產業規范發展、傳統產業轉型發展、新興產業加快布局”的發展思路,集團著力加強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一是林產項目逆勢而上。長隆公司克服疫情影響,主動求變,積極拓展銷售渠道,實現營收大幅攀升。二是林產品貿易困局中求生存。木業公司克服國際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擴大貿易范圍、拓寬增收渠道,與德國、哈薩克斯坦等國家開展亞麻籽、原木等貿易,實現營收創新高。三是生態修復項目多點突破。成功中標一批景觀綠化、道路環境提升改造項目。四是林產加工項目穩步推進。宜君中藥材項目已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太安鎮中藥材項目已完成基礎設施建設。集團初步構建了重點突出、多元發展的產業格局,集團發展之“翼”日漸豐滿。
科學謀劃 持續加強科技創新引領
以中國林科院、北京林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院校為技術依托,“楊凌花卉新品種研發基地”、“秦嶺色葉植物種質資源研究與利用”等項目開始全面實施;服務陜西儲備林建設,解決儲備林后期運營過程中的難點問題,“陜西省國家儲備林信息化監控預警系統構建與應用”項目成功立項;聚焦國內外草業科學研究前沿和市場需求,著力解決牧草新品種選育與高效栽培、牧草深加工及利用和草地生態修復過程中的技術瓶頸,與西農草業學院合作共建的“陜西省牧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項目獲批建設;突出林業工作實效,申辦“一種快速裝配式生態種植擋土墻”、“一種快速裝配擋土墻砌塊及施工”等多項技術專利,集團發展之“基”不斷夯實。
蓄力賦能 持續深化國企改革行動
集團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提質增效為目標,完成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蓄力賦能。一是完善法人治理體系。制定了《董事會議事規則》《董事會授權管理辦法》等四項基本管理制度,工作機制基本建立,運行逐步規范。二是完善公司章程。組織對集團及子企業章程進行全面梳理,完成了總部及15戶子企業章程修訂,細化黨建內容,明確權責邊界,初步形成了以公司章程為核心的企業內部制度體系。三是三項制度改革落地見效。完成了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建立了以勞動合同管理為關鍵,以崗位管理為基礎的市場化用工制度,健全了按業績決定薪酬的分配機制,完善了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集團管理人員競爭上崗率為35.71%,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率為5.36%,集團發展之“擎”動力充沛。
下一階段,陜西林業集團將堅持黨建引領,深化企業改革,完善內控體系,拓展經濟新增長點,全面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